
當與茶友飲茶時,
被問到有關該茶的評語時,你會如何回答?
情況一:無論滋味如何?答案只有好喝與不好喝,喜歡或不喜歡!
情況二:就算是相近類型的茶品,可精準說出味道細節與茶評語。
會點選進來這篇文章的你,想必應該會想要偏向於『情況二』。
不瞞您說,在我還是評茶小白時,對情況二可說是“憧憬”的狀態。
學評語之前,你需要先做這件事。
建立『味覺資料庫』,不得不做的三個理由。
理由1 由淺入深
這就如同學習英文一樣,
在一開始背單詞總是貼近生活,
不可能一開始就叫你挑戰艱難的術語。
因此,在學習更艱澀的內容前,必須找自己熟悉的
詞語,逐漸累積才是。
理由2任何想法都是你的記憶卡
任何想法?沒錯,就是任何想法。
我曾經在評茶場合,
遇到一款不熟悉的茶品種,
當大家都對他說不出個所以然時,
有位同學率先說出,
這是螞蟻的味道!
很荒謬嗎?其實不然,
因為後來有一半以上的人都
贊同這樣的評語。
理由3累積越多越容易進步
也許你還會有疑問,
萬一我連基本的形容詞都很缺乏呢?
我的答案是,那請你在品嚐食物、水果等,
多用點心記得那個滋味。
舉例來說,
曾經我在喝一款茶時,與茶友有不一樣的評語。
當時對方說該茶有一個檳榔花的味道,
回到家後我真的去找了檳榔花對比,
替自己又多了一個味覺詞~
幾個常用的評語。
接下來我會分享幾個常見且實用的用語
醇厚:滋味甘醇濃稠。
飽滿:形容茶湯飽滿圓潤,香氣佈滿整個口腔。
甘甜:帶甘味並有甜感,無明顯澀感。
醇和:滋味甘醇欠濃稠
火(焦)味:烘焙溫度或控制不當,致茶葉燒焦產生焦味。
淡薄:滋味正常但清淡,濃稠感不足。
青澀:滋味強而帶青草味。
水味:滋味軟弱無力。
如何持續累積評茶術語與學識。
最後,
我想藉由個人經驗分享,
給你一些往後的學習建議。
1、多和朋友茶聚並分享交流
上面所分享的實用評語,在教科書或網站上都找得到。
但如果我沒有運用,也不會認為他是實用的部分!
更不會把它記載我的筆記時常運用。
我仔細回想,覺得是因為我處的環境可以和朋友一同分享~
甚至客人都會是我的靈感來源。
2、不斷地精進。
同樣的評語,也會有一些語意上的不同。
甚至同詞語的評語,放在香氣跟放在味覺
都會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3要對茶抱有疑問
在品茗過程,很有可能在身體狀態不同的情況下,
會有不一樣的感覺!
因此我滿建議的有一個方式,就是盲喝。
在喝之前,拋開對它的既有印象,用最原始的樣子面對它。
一段時間後,真的會有不一樣的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