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人一定會有恐懼的時候,有可能是一件事?或是一個物體,或是一個回憶。
建議可以搭配這個音樂閱讀
今天要來講的事情,其實就是我曾經很恐懼的事情-泡茶。
不要懷疑,我現在很愛泡茶,真的是經歷過心態修整才能全心接受的。
廢話不多說,故事開始。
印象中,鹿谷鄉農會每年都有舉辦小小泡茶師的比賽,主要是希望透過研習考證,
讓茶鄉的小朋友可以有機會學習更深入的茶文化。
通常是一名小小司茶人,搭配一名茶侶。
我第一次參加比賽,是擔任我姊姊的茶侶。
茶侶最主要負責的事情,就是要替司茶人端茶湯過去評審席。
但是我從小粗手粗腳,光是練習時就不知道把杯子摔破幾組了
雖然我媽很頭疼,不過想著女生就是要學著舉止優雅等等(對,傳統思維)
我到當天還是硬著頭皮去了。
我記得我很緊張,不過覺得都練習那麼多次了,應該沒有問題吧?
結局是,快輪到我們組別時,我媽把我換掉了XDDD
好像是覺得我氣場不夠會出槌(?)
所以把我換掉了。
請了一樣有比賽的鄰居家姊姊上場。
我還記得我直接趴在我媽的大腿哭得唏哩嘩啦。
那一年,我七歲。
第二次比賽,我就是直接以小小司茶人身分比賽了。
到我那一屆的時候,已經沒有茶侶的角色存在了。
我記得當時我們班上只有三個人參與,兩女一男。
結果,兩個人通過,我是班上唯一沒通過的那個。
那時男生小屁孩的年紀,還拿著通過證書在我面前搖搖晃晃取笑我。
不過那次我沒有哭,直接狠狠踩了對方的腳,氣沖沖回家了。
(同學對不起XDD)
後來,我在自家的茶行,總會看到掛的高高在上的小小泡茶師獎狀,
但上面的名子不是我,就不由自主地,開始對這件事情很排斥。
對茶藝排斥,對泡茶這件事也很排斥。
我猜是羞愧或是信心不足,導致我想要忽視掉這件事情。
唯一還好的是,對喝茶這件事,我從來沒有排斥過。
而且是越來越喜歡。
開始重拾泡茶這項嗜好,其實要感謝我阿爸(利哥)。
因為我平常都是喝爸爸泡的茶,隨著我漸漸長大後,
我爸跟我說:「我是長輩,不可能一直泡茶給你喝,我沒有必要對你那麼孝順。」
一開始我的確有點不情願,但畢竟我自己也想喝,所以我就開始學爸爸拿評鑑杯泡茶。
怕燙?用茶夾扶著蓋子。茶量不會控制,問爸爸這樣可不可以。
就這樣一步一步修正,一步一步調整,
漸漸地,我又開始泡茶了。
剛開始,我知道我泡的茶湯沒有很好,偶爾爸爸還是會接手去泡。
後來,不知不覺,爸爸會直接在吃飽飯後,叫我自己泡一大杯送進去客廳給他喝。
而且,只叫我做這件事。
我想,那真的代表我有進步吧?
喜歡泡茶,不代表接受茶藝比賽這些事情。
但,我實在是很想消除對過去的那股遺憾。
所以返鄉習茶,對我來說,茶藝一定是我早晚都要面對的一項挑戰。
去年進修,我也是把茶藝納入學習的一大區塊。
也很感謝自己,成功考到初級茶藝師,讓自己對小時候的我,有一個好的交代了。
我知道這件事情,或是這張證照,不是甚麼好驕傲的事情。
但是能夠過這個坎,其實對我自己本身,有很大的療癒作用。
小時候我沒有甚麼機會去彌補,只懂得逃避。
在過了好幾年的如今,可以讓自己踏踏實實地彌補,真的很幸福。
今天透過食茶開講,跟大家分享這件事。
最主要其實想鼓勵一些面臨一些挫折的人。
有些事情,就好比挑食,某一天你遇到好的烹飪方式,你就會喜歡。
面對自己的陰影,可以的話,我覺得正面對決是最快的。
希望看了這篇文章,可以給你們一些勇氣。
—
我是阿峮,在金賞茶莊當不負責任店長。
泡茶是我的日常,聊天是我的養分。
我喜歡用每一泡用心的茶湯,誠摯地邀請你一起談談過往。
平時喜歡窩在茶行,用文字紀錄茶席間的對話。
食茶開講,將會紀錄訪客與我分享的大小事!
每週四晚上19:00固定更新。
故事都有經過主角同意分享,如有雷同,純屬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