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灣,以自然蜜香的原味茶
來說,「小綠葉蟬」是重要來賓!
如果想更了解台灣茶歷史、
與同樣是蜜香茶的「東方美人茶」~
很推薦大家可以去看,
去年知名的台灣戲劇-茶金。
主要是講述早期台灣茶葉發展,
與在傳統產業女力,
發展的故事與歷程~
其劇背景設定在於竹苗地區,
該茶區最知名的就是
「東方美人茶」~
在去年『茶金』一劇推出後,
詢問「蜜香茶」的問題層出不窮。
可是你知道,其實有些問法其實有不少漏洞嗎?
今天一次帶你了解,
著涎是什麼意思?還有小綠葉蟬的工作是什麼。
著涎是什麼?
著涎的意思,
主要是指小綠葉蟬
透過「刺吸式」來攻擊茶樹
上的茶嫩芽。
而其嫩芽就是要製作茶葉的原料
(簡稱為茶菁)。
-蜜香茶是因為有蟲的口水才有蜜香嗎?
蜜香茶的生成條件
在於茶菁本身。
在茶樹的嫩芽被小綠葉蟬
吸食後,會產生特殊成分
(註1),
這種成份會引誘小綠葉蟬
的天敵-白斑蠟蛛,
來覓食小綠葉蟬解救自己。
簡單來說就是自我防護機制!
其中這種特殊成分,
就是蜜香味的關鍵來源。
-小綠葉蟬是哪位?
小綠葉蟬, 為葉蟬科的一種。
又稱為「跳仔」、「浮塵子」。
有人會問,
害蟲又不是只有『小綠葉蟬』一個。
其他同樣會用「刺吸式」
攻擊茶樹的蟲類,
難道不會有蜜香嗎?
沒錯!這個問題,
事實上也做過研究。
用模擬刺吸傷害茶葉嫩芽
的方式,結果茶葉檢驗出爐,
發現並沒有蜜香的特殊成分;
反之將針頭塗上小綠葉蟬唾液,
才有辦法產生該成分!
因此,小綠葉蟬的口腔分泌物
是引發茶樹嫩芽產生蜜香特殊成分的關鍵。
所以說真的,小綠葉蟬真的很重要啊!!!
-到底是『涎仔茶』還是『蜒仔茶?』
蜜香茶,在老一輩與資深茶友的口中,
會說『緣iân仔á』、
『緣iân仔á茶tê』。
兩種說法都有,台語唸法
為「蜒ㄧㄢˊ仔茶」。
但因為關鍵在於小綠葉蟬的
口腔分泌物,以「涎」來表達
是比較明確。
反之「蜒」的字義說明較為薄弱~
但目前沒有特別規定,
所以就看自己喜歡哪者都可以囉!
著涎才是好茶?
是不是著涎越多越好?
著涎之所以珍貴,其中一個原因是因為茶園管理需嚴格~
不能噴灑農藥,加上為自然蜜香並非化學添加,因此以健康好茶聞名。
著涎的最大工臣為小綠葉蟬,
雖然小綠葉蟬的幫助很大,
但其實適量就好。
拿最簡單的成本考量舉例,
如果茶葉表面都被咬完,
基本上也做不出茶。
著涎的季節
小綠葉蟬需要在天然環境佳純淨無污染的地區,
才可以得以生存並滋生。
主要的季節為端午節前後,
由節氣芒種開始(國曆6月初、上旬)。
常見的自然蜜香茶品
-蜜香紅茶
以花蓮縣瑞穗鄉的舞鶴茶區最為知名,
主要特點為耐儲放!
越放越好喝,除了有天然蜜香以外,有淡淡的花果香,
甘甜帶蜜味。
-東方美人茶(白毫烏龍茶)
又稱為白毫烏龍茶(椪風茶)
主要產於新竹縣、苗栗縣、
新北市、桃園縣,
常見品種為青心大冇。
因採摘建議標準為一心二葉,
並需要特別著重於著涎~
因此在該採摘期可以看到採茶工在茶園裏,
坐在板凳、小椅子採摘之景象。
茶葉白毫肥大,
並有白、黃、綠、紅、褐的五大色,因產量稀少,
因此價格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