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茶為什麼人氣不高?
1、春、冬茶為主要茶季,
滋味與之相比較無特色。
因天氣炎熱,
茶樹的芽葉生長快速,
可以溶解在茶湯的浸出物
比較少。
所以相對於春茶來說,
不僅鮮爽度比不上,
連香氣也是相形失色。
2、過度採摘使茶樹沒法好好休息。
茶樹跟人一樣,
過度採摘如同過度勞累,
遲早撐不住的。
尤其茶樹必須保持良好的
生長修護機制,
這樣在適當的茶季,
才能盡可能發揮最大價值。
既然論滋味與香氣,
都無法勝過主要茶季,
以市場成本考量,
自然也不會想要安排夏茶登場。
這也就是為什麼在茶季上,
夏茶較無人問津的一個原因。
夏茶的採摘期
夏茶的採收期,
以節氣劃分為:立夏-立秋。
其中還可以細分:
小滿-小暑為第一次夏茶,
可稱為:二水茶/二水仔。
大暑-立秋為第二次夏茶,
可稱為:六月白。
夏茶的成分解析
我們常看到的茶多元酚,
裡面約有80%都是指兒茶素。
而其中不同季節茶菁,
以夏茶的兒茶素最高。
兒茶素是什麼?
分為酯型兒茶素類與
游離型兒茶素類。
他是影響茶葉『苦澀味』
的關鍵,
而且幾乎可溶於茶湯中。
如果透過發酵
(多元酚氧化酵素)的方式,
會轉換成黃茶質、紅茶質
等其他有色物質。
所以這時候,你能明白為什麼「白毫烏龍茶」跟「紅茶」,
都是夏季採收期了吧!
就是因為夏茶所含的兒茶素
及咖啡因含量較高,
適合製造紅茶及白毫烏龍茶等
滋味強烈,色澤鮮麗的茶。
這邊再補充一個相對少的,
就是氨基酸類。
茶樹生育季節裡,
因為春季在氮代謝作用旺盛,
因此茶菁的心芽氨基酸含量高。
相對之下,夏茶、秋茶就會較少。
那氨基酸會帶來什麼樣的滋味,
答案是「甘味」、「鮮爽度」。
夏茶的滋味特點
苦澀味較高(
主要影響成分為兒茶素、咖啡因)、
香氣較不揚。
甘味與鮮爽度較春茶遜色。
台灣特色茶裏有什麼是夏茶?
東方美人茶
紅茶(日月潭紅茶、
花蓮瑞穗蜜香紅茶)凍頂貴妃茶/蜜香烏龍茶
結語
最後,你可能會想,
這樣比較起來還是不知道夏茶哪裡好?
第一個優點:
前面我們有提到,
夏茶是所有茶季裏面,
兒茶素含量最高的吧!
常常看到醫學專刊、
保健專刊所指的茶葉可以
抗氧化、降膽固醇~
關鍵就在於「兒茶素」哦!
所以,雖然會相對苦澀,
但是如果是要為了養生
還是值得嘗試。
第二個優點:
就是,價格低很多~
(非當季特色茶)
以高山茶來說,
夏茶的價格真的算是划算許多。
如果你是茶飲重度者,
但是口袋不夠深~
夏茶也是可以考慮看看拉。
最後送給讀者一個小撇步~
如果你喝夏茶怕苦澀,
記得降低水溫準沒錯拉!
兒茶素是越熱的水,釋放的越多~
對茶葉成分有想要進一步了解的朋友~
也可以把問題留言在底下讓我知道!
我會一一回覆哦!
